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3年 第20期 > 第3版 理论视野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性 积极应对四川人口老龄化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3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 周 鹏 赵玉峰

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正式跨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同时,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户均人口仅约2.62人。家庭养老功能正遭遇大幅削弱,急需社会力量补充。在为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大趋势下,社会工作成为我国老龄工作的特殊重要力量。《“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组织和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拓展为老服务功能,并明确“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保持1人以上”的目标。

四川是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紧迫的省份,不仅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规模大,还存在“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兼有的态势。当然,四川也是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发展较好的省份。立足新阶段,四川应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专业优势,加快建成老年友好型社会。

社会工作与老龄工作有着天然的契合性

社会工作天生带有为老服务的基因。社会工作发展之初,同时也是西方国家老龄化刚刚起步时期。工业革命后,第一批工人步入老年,他们往往因为无法再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生活陷入困顿,从而沦为城市的贫民阶层。早期的社会工作者就以友善访问员的身份对这部分老年贫困群体进行重点帮助。二十世纪初,社会工作者更是成为政策倡导的重要力量,促使欧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如英国的《养老金法》、美国的《社会安全法案》以及在社会保障史上赫赫有名的《贝弗里奇报告》等。这些法案都强调了政府在老年人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同时也赋予社会工作者开展为老服务的法定地位,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开始被广泛认可。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适合为老服务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价值观方面,“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秉承的最基本的宗旨。对于为老服务工作来说,“助人”就是帮助老年人,这里可以是帮助老年人买药买菜等具体事务,也可以是当老年人需要救济时帮助老年人链接资源,可能更多是缓解老年人空巢时的孤独感。“自助”则是帮助老年人激发自身潜能。社会工作利用“优势视角”,认为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经验,还有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并且社会工作者会利用各种方式鼓励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为老服务中发挥着多重作用。个案社会工作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比如老年人在面临情感慰藉不足难题时(有的丧偶、有的终身未婚等不同情况),个案社会工作可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小组社会工作旨在服务遭遇同样问题的一批老年人,比如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等。社区社会工作旨在帮助老年人调适与社区的关系。比如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社会互动,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增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营造出良好的社区居家养老环境等。社会工作还倡导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其中最为特色的部分就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临终陪伴、情绪支持、死亡教育等帮助生命历程尾声的老年人安然面对死亡,同时也遵循“生态系统理论”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悲伤辅导。

多措并举推动四川老年社会工作发展

加大对老年社会工作组织的支持力度。老年社会工作组织是政府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帮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需要社会工作组织担负起专业化养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加大对老年社会工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养老服务型社会工作组织健康发展。可以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工作组织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主体。探索建立直接登记注册制度,使社会工作组织有效承担政府委托和交办的养老服务功能和事项。二是转变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为社会工作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提供空间。在保基本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包办包管养老服务的做法,把钱用来资助社会工作组织,用在为高龄、失能、困难老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上。三是注重精神奖励,加大社会工作组织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工作组织发放养老护理服务岗位津贴,优化老年社会工作者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表彰一批优秀老年社会工作组织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老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相对比较敏感,所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专业性会极大地影响老年人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加强老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有效衔接。加大院校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大力加强专业实习力度,“以工代训”,合理增加实习的时间、频次,科学开展老年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实习。二是完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制度。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逐步提高老年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职业威望和职业发展空间,努力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令人敬重、社会倚重的职业。三是积极吸引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四川老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属于严重短缺,在短期难以通过自身培育来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老年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优秀人才引进目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和待遇,吸引先进地区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

推动老年社会工作者积极响应政策倡导。一是参与老年需求评估。老年社会工作者应当依托专业优势,主动参与老年人需求评估,从综合评估老年人能力和养老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身、心、社、灵的全人服务。二是参与为老服务设计。基于社会工作的预防性、发展性、补救性三大功能,社会工作者应在积极老龄化、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精准设计符合不同老年群体的提升知识技能、改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参与等为老服务产品。三是将实践所得及时转化为政策成果。社会工作者长期和老年群体接触,最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政策制定部门沟通反馈,及时将实践所得转化为有利于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法规。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